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通知公告

校长杨光岐教授《展望“十三五” 共筑“学院梦”》讲话

来源:未知 发布人: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发布日期: 2016-08-27 已有人浏览

——为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而努力奋斗

校长 杨光岐 教授

2016822日)

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在这秋风飒爽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开学季,在学生未报到之前,我们组织举办教职工培训班意义重大,不仅为迎新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又为新学期各项工作拉开了帷幕。今天是我们教职工培训开班第一讲,通过培训,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受益,自身综合素质能够得以提升,争取成为学生满意的好老师,成为教育教学专家。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展望十三五,共筑学院梦”,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十三五”时期学校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十三五”时期我校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十三五”时期的国内大环境

“十三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五年,是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启里程碑式的新起点,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未来五年,和平与发展依旧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的整体趋势没有改变,各国间经济联系不断加深,利益也进一步融合。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的持续增强以及文化多样化日益受到尊重,都有利于推动国际治理平等化、民主化。未来五年到十年,信息、生物、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可能产生大范围技术进步和产业形态变化。

建议还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落实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因此,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领下,我们要准确认识国内改革发展的大环境,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主动适应环境变化,主动全面深化改革,主动转变发展方式,借助国家改革发展的东风,实现我校跨越式发展。

(二)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在教育领域开展综合改革,提高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是国民经济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争取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十三五”时期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五年,其核心任务是全面开发世界上最丰富的人力资源,把教育大国建设成教育强国,把高等教育大国建设成高等教育强国,把人力资源大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把人才资源大国建设成为人才资源强国,为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人力资源和国民素质基础,为今后教育发展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实现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建成终身学习型社会,奠定坚实基础。这是我们党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部署,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为“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步入新常态,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更加明显。“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思维必将对高等院校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提出新的要求。高等院校要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国际合作,强化特色、树立品牌,这是未来高等院校内涵提升的重大责任。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站在了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加快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迫在眉睫,重点院校之间的竞争、重点院校与普通院校的竞争、公办院校与民办院校的竞争愈演愈烈,高等院校之间互相博弈的热度会增加,形势跌宕起伏,由此可能会产生一些风险不确定性,给各类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带来了巨大挑战。直面挑战,抓住机遇,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快建立高校分类设置、分类拨款和分类评估制度,形成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长效机制;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三)我校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用人单位对各级各类专门人才的要求更严、更高,学校如何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提高应用型人才质量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而且民办高校发展已经由规模扩张进入到内涵提升的新阶段,“应用型”不仅是新建本科高校的转型方向,也已成为部分办学历史较长、办学实力较强的地方普通高校的发展方向,未来将有更多、更有实力的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竞争将更加激烈,可以说,我校的发展面临着自身与外部的双重压力。

根据全国的教育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要普及高等教育,届时,公办高校以其特有的优势争夺生源,民办高校将面临生死存亡的竞争,专家预测,届时将有一部分民办高校生源萎缩,面临破产。目前,河南省有129所高校,其中民办高校37所,在民办高校中,本科高校17所,我校虽然已经办学18年,可是办本科教育只有8年,在河南省的17所民办本科高校中,有13所院校都比我校办本科的时间长(12-22年),其内涵发展的积累都比我们雄厚,比如省级教学团队、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示范实训中心等都优于我校。只有商丘工学院、黄河交通学院两所高校办本科比我校晚。因此,如果我们学校不能够另辟蹊径、超常规发展、抢到前边去,那么河南省内首批破产的民办本科高校有可能会有我们。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意识。

当然,挑战与机遇并存,在国民经济持续中高速发展的大环境和深化教育改革政策的引领下,也给我校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第一、《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基本形成现代化建设大格局、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关键时期。随着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实施以及打造“四个河南”的深入推进,支柱产业的发展和新兴产业的诞生必将赋予地方高校更多新的使命与责任,要求学校提供相应的专业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这就为我们新兴专业集群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环境。

第二、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为河南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实现跨越崛起提供了重大机遇。增强我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战略支撑作用,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核心腹地,亟需大量的应用型人才。河南作为全国指定口岸最多、种类最全的内陆省份,拥有境外世界500强企业近百家,与“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建立了市场共享、资源共享、技术共享的关系。随着河南的“一带一路”朋友圈的逐渐扩大,这就为我们扩大对外合作办学提供了难得机遇。

第三、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按照“以自有教师为主、外聘专任教师为辅,逐步实现教师自有化”和“充实数量、优化结构、提升素质、稳定骨干、培育名师”的教师队伍建设思路,建立了一支数量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结构渐趋合理的教师队伍。目前,我们学校已经拥有280多位高层次人才,另外还拥有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硕士研究生,这支力量雄厚的人才队伍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主力军,而且也必然是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只要发挥好这支队伍的作用,必定能够为学校今后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第四、国家《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细则》的出台,使得长期困扰民办教育发展的重大难题得以破解。我们学校主动提出公益性办学的选择,今后国家将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给予政策性扶持,我们学校必将成为受益者,我们面临的环境会有所改善。

因此,我们要清晰认识学校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创新驱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发展战略,积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转变发展思路,采取“弯道超车、错位发展、培育特色、重点突破”的策略,汇集全体教职工的智慧,抢占制高点,为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而努力奋斗。

二、我校的“十三五”发展目标

(一)发展基础

学校自2013年启动迎评促建工作以来,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办学水平逐步攀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在内涵建设和转型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顶层设计和办学理念更加清晰

一所学校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灯塔和精神动力。我校的顶层设计和办学理念经过18年的凝练,又在迎评促建过程中得以完善,已基本成型,成为凝聚人心,指导航向的灯塔,指引我们不断前行。特别是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之后,学校的顶层设计和办学理念更加清晰,已成为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价值取向。

  训:厚德敬业  求是致用

教学理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管理理念:以人为本  依法治校

  风:自立自强  务实创新

  风:治学严谨  仁爱善教

  风:乐学善思  力行进取

办学定位:

1)办学类型定位:地方性、应用型、非营利民办本科院校。

2)办学目标定位:通过5年左右时间,把学校建设成全国同类高校转型发展示范校;通过1015年,或更长的时间,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3)办学层次定位: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开展专科教育,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

4)学科专业定位:高度重视学科专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以工学为主,工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

5)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郑州,面向河南,辐射全国,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6)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品德优良、身心健康、基础扎实、技术过硬、具有终身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应用技术人才。

2.师资队伍实力雄厚

学校已经建立了一支数量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结构渐趋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目前,学校自有专任教师775人,外聘教师438人。在自有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36.13%,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为64.26%

3.内涵建设初见成效

学校根据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产业需求,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注重专业特色培育,初步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工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确定的四个专业集群(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康复养老、城乡建设),建设也初见成效。

学校以“突出核心、强化重点、整合一般”的工作思路,开展课程建设工作,目前已建设市级、校级精品课程45门,对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学校建设了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学习空间,为广大学生提供一批优质教学资源。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大学生素质教育成绩卓著

学校大学生素质教育重点推行以“天天学雷锋、人人做好事”为载体的“五个一”工程,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得到了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周远清教授的认可和肯定,周教授先后两次莅临学校指导大学生素质教育;去年5月,学校应邀参加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暨全国高等学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20周年研讨会”,并在大会主会场做主题发言,介绍我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做法。今年,学校建成了素质教育展厅,得到了教育部评估专家的高度赞誉,在校内外起着很好的宣传和引导作用。学校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公益先锋王秀娟、精神食粮的守护者王世杰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5.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学校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持续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初步建成了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生态化校园。学校东西两个校区,占地1979亩,校舍建筑面积64.20万平方米,室内外运动场地面积11.42万平方米,拥有实验实训中心(综合实验室)35个,实验室187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6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92.5万册;智慧校园建设全面启动,已初见成效。

6.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大大提高

办学以来,学校始终重视质量立校,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民办高校发展的核心任务和基础要求,把质量作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高于我省平均水平,年底就业率位居我省高校前列,社会评价普遍认可。学校先后被授予“河南省优秀民办学校”、“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园林单位”等荣誉称号,2014年被新华网评为“2014中国影响力民办高校”,2015年被《河南日报》评为“河南应用技术类型十佳示范高校”,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逐年攀升。2016年,学校招生录取分数线,专科专业超出省控线108分(文)、117分(理),本科专业超出18分(文)、33分(理)。

(二)发展优势

办学18年来,学校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发展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学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新郑市,地处中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这里又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出生、建都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全球华人寻根问祖、拜谒祖先的圣地。优越的地理位置,浓厚的文化氛围,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学生有着较强的吸引力。

2.领导体制权责明确、内部治理结构完善

学校依法建立了民办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了“去三化”和“建三化”的民办高校管理方式,构建了“理事会决策,校长负责,党委保障,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这在河南省的民办高校是独一无二的优势。

3.依托企业办学,实力雄厚

学校由集教育、医疗、医药、房地产、酒店等为一体的中原华信商贸集团投资开办,投资方热心教育公益事业,心怀建设“百年名校”梦想,办学回报社会,倾集团之力量支持学校,为学校的快速、持续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也为学校专业与集团内部相关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了便利。

4.坚持公益性办学,可望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

学校投资方一直坚持公益性原则,投巨资支持学校内涵发展,为学校赢得了社会美誉。十三五期间,随着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对民办学校进行分类管理,给予非营利性的学校“民办事业法人”身份,而对营利性学校按民办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高校教师的待遇会趋于一致;学校也有望得到政府的经费支持。我们的外部环境会比营利性民办学校更好一些。

(三)发展目标

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发展实际,到“十三五”末,学校内涵建设显著增强,办学特色进一步凸显,教学管理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综合办学实力显著提升,总体发展目标是:十三五期间,把学校建设成全国同类高校转型发展示范校,再经过1015年,或更长的时间,建成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十三五”的具体目标如下:

1.提升办学层次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积极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到2020年,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20名,建成省级重点学科1-2个、市级重点学科2-3个,优选35个优势突出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积极申报专业硕士点,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努力提升办学层次。

2.扩大对外合作办学

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在现有对外合作办学的基础上,继续创造条件,积极寻找对外合作伙伴,与国外1-2所大学开展本科、甚至硕士、博士研究生合作教育,争取到国外办学,迎来学校对外合作办学的共创共享的新时代。

学校已经启动与缅甸仰光大学合作办学的议程,另依托学校中原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与阿拉伯国家的大学合作办学的工作也列入了议程。

3.扩大办学规模

围绕学校发展实际,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到2020年,全日制在校生达到25000人以上(争取30000人),其中本科生要达到或超过在校生总数的70%,力争在校专业硕士研究生达到50人,积极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使来校留学生人数达到100人以上。

与此相适应,东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要达到2000亩以上,建筑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图书达到220万册,电子图书达到40万种,中外文数据库达到20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2亿元;校园网主干网达到10万兆,以智慧校园引领和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安全、便捷、绿色、开放的智慧校园,提升学校教学、管理与科研水平,提高学校核心竞争能力。

4.以申办“应用技术大学”为导向,努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第一,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理论学习与研究。以教学改革为动力,紧紧围绕河南省特别是郑州地区的行业产业,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调研,进一步明确学科专业方向,细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要求,对接社会发展需要,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要努力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积极构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学研产合作教育为途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强化教学改革,尤其是要强化实践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全面提高。

第四,深化大学生素质教育。

预期在2017年启动更名“应用技术大学”工作,争取“十三五”期间更名成功。

5.提升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第一、要紧密围绕国家对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有关部署和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利用人才、技术、信息聚集的优势,举办研究院所,面向应用进行研究;同时要争取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国家的科研项目或成果方面取得突破,孵化企业,提升科研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参与并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期间争取孵化3---5个企业。

第二、要面向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支柱产业和新型业态,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和办学优势,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增强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的契合度,建设新的专业集群以对接新型产业链,培养区域经济和发展急需人才。

“十三五”目标的实现,必将为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奠定坚实基础,也是学校建成百年名校的必要条件。

三、凝心聚力促改革,弯道超车谋发展,全面实现“十三五”宏伟目标

(一)全体教职工要发扬主人翁精神,在共筑“学院梦”中建功立业

我们学校的理事长李向阳先生投资18亿元人民币搭建了这个高等教育平台,这是国家的育人平台,是学生的成才平台,是教师的事业平台。因此,学校对全体教职工的期望是:第一,一定要克服“打工意识”,树立主人公精神,利用好学校提供的平台干事创业,实现人生价值。学校为大家提供进修、培训、访学、挂职锻炼、读博等等提高素质的机会,学校实施校级“青优、骨干、专业(学术)带头人”、 “郑工名师”培养计划,鼓励广大教师脱颖而出,成名成家。第二,每个员工都要认同学校的顶层设计和办学理念,形成全校一致的价值取向,确保步调一致,形成合力。第三,要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荣辱观,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主动地献身学校发展,在共筑“学院梦”中建功立业,争当学生满意的好老师,努力成为教育教学专家。

(二)强化学科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等各项教学基本建设,优选3-5个具有优势的学科进行重点培育,为申报专业硕士点奠定基础。同时,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加强专业集群建设,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我国互联网+高等教育正在积极开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断颠覆着传统的教育领域,因特网、远程教育、网络课程、虚拟学校等等信息技术为学习者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学习环境。2012年,国家教育部进一步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强调“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中国的教育信息化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应积极抓住这一机遇,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着重强化三个环节的改革:

一是强化移动互联网条件下的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把翻转课堂运用于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体,引导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主动学习、探求知识。把“慕课”引入教学,挑选、甄别出不同高校间优秀教师的讲课课件,在这里师生可以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聆听大师的谆谆教诲。还有微课、混合教学等,都可以引入我们的课堂教学,进行大胆的尝试。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二是强化实践教学改革。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建成一批符合本专科教学要求的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构建与理论教学有机融合、相互支撑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建设一批与我校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相匹配的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合作园区、大学生创业园区等,提升学校办学品位;进一步加强校外实习、实训管理,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满足专业教学、科研开发和社会服务的需要。

三是强化考试评价改革。彻底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视素质”的考试评价方式,探索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考试评价制度:一要充实考试评价内容,不再只评价知识的掌握,要把能力和素质也纳入评价的内容;二要完善考试评价标准,为评价知识教师设计有参考答案,那么评价能力和素质也需要设计相关的评价参考标准;三要改进考试评价方式,评价知识往往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的方式,我们要努力探索评价能力和素质的最佳方式。

(三)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打造大学生素质教育品牌

三本学校的学生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具有巨大潜质;学校应该相信学生的潜质,并且相信教师有能力开发学生潜质,使他们成为职场精英。

大学生核心素养包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终身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学习力、创新力、协作力、执行力和领导力)等等。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系统的育人工程。教学系统以培养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为主,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了素质教育模块;团学系统以社团活动和各类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素质;管理和服务系统围绕教学中心,不断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校园文化则潜移默化,与大学理念一起培育学生的道德、心理和良好学风。“十三五”期间,我们要继续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努力打造大学生素质教育名牌,为造就职场精英打下坚实基础。

(四)创新管理改革,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坚持按教育规律办学,依据理事长提出的“去三化”(去家族化、去老板化、去强权化)和“建三化”(制度化、信息化、法治化)治校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理事会决策,校长负责,党委保障,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

制度化建设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教学、学生管理和人事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尤其要改革人才引进和聘用制度,通过科学设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绩效考核等举措,完善学校各类岗位人员的聘用管理机制;要改革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要加大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中青年管理骨干队伍建设投入力度,尽快地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要实行“评聘分离”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实行低职高聘、高职低聘,为优秀人才提供宽松的晋升渠道。

要关心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传统节日为广大教师发放福利;教职工购置集团公司开发的楼盘享受打折优惠;学校为广大职工办齐了五险,为骨干办理了住房公积金;为评选出的青优教师、双师型教师等发放补贴;教师享受带薪挂职锻炼;读博教职工享受相应的奖励扶持政策;制定了特殊贡献奖励政策,对于引进设备或资金的教职工给予奖励引进的20-30%等。

进一步推进智慧化校园建设,建设功能齐全、安全稳定、信息畅通的校园智慧化基础平台,使我校校园网的技术、应用、管理和服务水平赶超省内一流名校。

法治化建设方面,学校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高等教育基本规律,依法办学。作为河南省民办高校中唯一一所投资方与管理方分离的高校,学校实施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支持校长独立自主的行使管理职权,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为学校自主办学提供了良好的体制保障。学校将继续全力推进依法治校活动,推进学校法治化、民主化管理,依法保障师生合法权益,积极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

(五)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

预计到2020年,学校总占地面积达到2000亩以上,新增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使学校总建筑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校内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2亿元,满足学校各类专业(包括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践教学的需要;纸质图书达到220万册,电子图书达到40万种,中外文数据库达到20个。

(六)加强党的领导,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委继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全面加强以师德师风为重点的行业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为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保障,确保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各位同仁: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展望“十三五”,我们壮志凌云,豪情满怀!

我们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宏大的目标让我们心情激荡,艰巨的责任激励我们勇敢担当。我们一定要发扬“厚德敬业”的校训精神,同心同德、奋力拼搏,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为实现中国梦、学院梦建功立业,为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而奋斗!

谢谢大家!

上一条: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河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 下一条:省教育厅 省发改委 省财政厅关于引导部...

中国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学院路16号  招生办电话:0371-85011888

党政办公室电话:0371-85015000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版权所有 @2015 豫ICP备17017410号

豫公网安备 41018402000117号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登记证书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招生在线